11月16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藥物警戒與風險交流會在深圳召開。會議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深圳市藥物警戒和風險管理研究院承辦。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沈傳勇主任、廣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朱楓主任、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鄺兵、香港特別行政區醫院管理局鄺耀深高級藥師、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藥物監測暨管理處李世恩處長等出席會議。來自世界衛生組織烏普薩拉國際藥物監測協作中心、香港、澳門、珠三角各地市及國內部分地市,以及我市藥品監管部門、藥品生產企業、醫療機構,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沈陽藥科大學的26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單友亮副局長主持。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鄺兵局長在致辭中指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藥品安全工作,并不斷加強深港澳藥品安全領域合作。他強調,今年兩項國家重大戰略相繼落戶廣東、深圳,“雙區驅動”建設利好疊加,粵、港、澳三地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大灣區藥品監管領域的合作將更加緊密。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鄺兵
國家藥品評價中心沈傳勇主任在講話中高度肯定了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我市藥物警戒工作所取得的成績,希望能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關要求,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在區域合作、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為全國的藥物警戒工作做出先行示范。
國家藥品評價中心 沈傳勇
烏普薩拉監測中心劉株榮博士現場宣讀了中心瑪利亞主任向會議發來的賀詞,對深圳在藥物警戒領域的成績表示肯定的同時,期待進一步加強合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烏普薩拉監測中心 劉株榮博士
本次會議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以及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首次明確提出藥物警戒工作要求的雙重背景下,粵港澳大灣區召開的藥物警戒領域第一次專門會議。會議聚焦藥物警戒和風險交流,旨在進一步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有關部門、機構對藥物警戒與風險交流的認識,推進區域的合作交流。
在上午的主題演講環節,市藥物警戒和風險管理研究院毛秋榮院長從人才隊伍培養、藥物警戒信息化平臺建設、風險挖掘及防控和藥物警戒相關研究探索等方面系統總結了深圳市藥物警戒工作情況。近年來,深圳市以風險防控為目標,以信號挖掘為手段,以信息化建設為保障,不斷提升藥品風險監測及應急處置能力。已建成全過程、廣覆蓋、高質量的監測網絡,含2000余家醫療計生機構、700余家藥械生產企業、7000余家經營企業,通過組織高校專場培訓等措施,打造了一支專業的監測隊伍,近5年累計收集各項監測報告超15萬份,名列廣東省前茅;開發了全國首家市級藥品不良反應風險信號區域預警平臺,結合嚴謹的風險評價識別、挖掘并應急處置了多起風險信號,有效保障了市民的用藥安全,相關工作多次受國家和廣東省先進表彰,并成為“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國家局走基層采訪點。2019年,深圳市更名揭牌全國首家藥物警戒和風險管理研究院,標志著深圳市藥品上市后安全性監測從不良反應階段,邁入以藥物警戒和風險管理為核心的藥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隨后,沈陽藥科大學楊悅教授高度概括《藥品管理法》修訂的理念與制度創新,并回顧了我國藥物警戒工作的挑戰,同時對粵港澳大灣區藥物警戒工作未來進行了展望,對在灣區建立報告、識別、評估和控制一體化的先進藥物警戒系統提出建議。清華大學王聞雅研究員從新時代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出發,系統分析了監管科學的發展歷史、并結合FDA、EMA監管科學發展戰略對我國啟動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的背景及其重要性進行了科學闡述。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董鐸處長全面介紹我國藥品風險監測工作,并以“藥品監測工作開啟新時代”為題介紹了新《藥品管理法》下藥物警戒制度要求,結合MAH藥物警戒工作要求和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范對藥品藥品生產企業開展上市后研究等藥物警戒工作進行了具體指導。
下午,會議還通過三個分會場分別圍繞監測機構聯盟建設與機制、生產領域藥物警戒體系建設與實施、醫療機構藥物警戒與實時監測等主題開展了深入研討。